孙继先将军自1970年调任济南军区副司令,一直到去世,整整二十年间,他一直扎根在山东这片热土上,未曾离开过。孙继先对山东的深厚情感,源于他不仅是山东人,更因为他从早期的抗日东征开始,历经整个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,始终战斗在山东、冀鲁豫等战地。对于这片曾养育过他并陪伴他战斗的土地,他的情感无可替代。
1977年9月9日,山东传来噩耗,一位名叫朱玉坤的老战友去世了。孙继先得知消息后,心情异常沉痛。为了表达对朱老头的深切哀悼,他立即派人送去了一只精美的大花圈,以此向这位老战友表示缅怀之情。那么,朱老头到底是谁?他与开国中将孙继先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深厚关系呢?
晚年的孙继先独自在济南度过,他的子女们大多在外地服役,后来纷纷调到了北京。看到孙继先一个人孤单寂寞,许多老战友劝他去北京看看,顺便检查一下身体,聚一聚旧情。但孙继先始终婉拒了这些好意。他曾对孩子们说,在山东这片土地上,埋葬着无数为革命献身的战友和部下。每天有那么多的“老战友”陪伴着他,他可以常常去祭拜这些先烈们,和他们说说话,不正是他最向往的生活吗?
展开剩余81%孙继先的孩子们回忆,第一次来到古城济南探望父亲时,孙继先并没有带他们去游览趵突泉、大明湖等著名景点,而是特意带他们去了市中心的“英雄山”。这座山原名四里山,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济南城的美景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建国初期,毛主席曾亲自登上过这座山,了解过济南战役中许多英勇牺牲的烈士遗骨埋葬在这里。得知这一情况后,毛主席深受触动,感叹道:“真是一座英雄山啊!”孙继先带着孩子们登上山顶,站在革命烈士纪念塔下,他指着远处的邮政大楼,给孩子们讲述当年那场血与火交织的战斗。
回忆起1948年秋,当时,解放军收到军委命令,发动攻打济南城的战役。这是解放战争中,解放军首次进攻一座驻有十万重兵的坚固城市。敌军利用固守的工事,全面加强了防线。但解放军战士们毫不畏惧,士气高昂,像猛虎下山般,向着钢铁水泥构成的邮政大楼发起冲锋。经过长达20小时的激烈战斗,解放军终于攻占了这座战略要地。而战斗结束后,双方的战场上,鲜血染红了大地。
孙继先回忆道,当时,邮政大楼的攻占任务由他们三纵八师执行,师长王吉文亲自上阵指挥作战。可惜,在指挥完任务后,王吉文师长返回指挥所时,不幸中弹,英勇牺牲。为了替师长复仇,八师全体官兵士气高涨,勇猛地冲入敌阵,对敌172团指挥部展开猛烈扫射。清理战场时,孙继先发现,敌军172团的团长刘炳昆,在解放军攻入大楼之前,已经用“中正”佩剑自杀。
孙继先和孩子们从山顶下来的时候,他特意带着他们去祭拜了王吉文的墓。站在墓前,孙继先深感遗憾地说道:“老战友,真可惜啊,你没能等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。”接着,孙继先还详细讲述了王吉文的生平。他是湖北人,14岁便加入了红军,并参加了长征。抗战时期,孙继先与王吉文并肩作战,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解放战争中,王吉文也打了不少漂亮仗,孙继先对他充满敬佩。临走时,孙继先特别叮嘱孩子们:“等我百年之后,若你们来济南,一定要到英雄山看看你们的王叔叔。”
此外,孙继先对曾经的老部下一直心怀关怀,表现出了浓厚的情感。1972年10月,山东省召开了一次乡村老红军座谈会,朱玉坤受邀参加。当日,山东省和济南军区的领导对朱玉坤特别照顾,他与孙继先坐在前排。每当有人夸赞他时,朱玉坤总是谦虚地回应:“我就是一个养马的。”
回到1935年,当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梦笔雪山,进驻松潘县毛尔盖地区时,红一营俘虏了一些国民党的挑夫。其中,有一位来自四川平武后沟村的中年汉子,名叫朱玉坤。朱玉坤被俘后,主动要求加入红军,成为孙继先一营的挑夫。后来,孙继先看中朱玉坤的身体强壮,把他调任为马夫。那时,孙继先比朱玉坤年轻些,便亲切地称他为“朱老头”。朱玉坤做马夫时,兢兢业业,喂养马匹,丝毫不怨言,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深得孙继先的赞赏,甚至称他为“张思德式”的人物。
1945年,孙继先调任华东三军分区司令员,朱玉坤随他来到山东,被安排在后勤部门做被服厂司务长。但朱玉坤的眼疾逐渐加重,向孙继先请求退伍。1946年,朱玉坤正式离开了军队。孙继先对这位老战友感情深厚,不仅安排他定居,还亲自为他介绍了对象。为了保障朱玉坤的安全,孙继先还特意给他配发了一支三八大盖枪和一匹战马,确保他能够自卫。
1947年,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还乡团在山东地区为非作歹,孙继先组织民兵队伍,用马换武器,以三八大盖枪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自卫队伍,保护了当地百姓的安全。
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,许多干部南下,女干部秦毅也不得不将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梁力军托付给朱玉坤照顾。朱玉坤夫妇对这个孩子百般疼爱,几年后,朱玉坤亲自带着梁力军去找秦毅认亲,最终两家成了亲。朱玉坤将自己的二女儿朱秀美嫁给了梁力军,这段深厚的情谊也成为了当地的佳话。
1977年,朱玉坤因病去世,孙继先得知消息后,特地送上了一只大花圈,怀念这位曾与自己并肩作战的老战友。朱玉坤虽然在建国后每月仅领20元津贴,但他始终心系贫苦百姓,经常将省下的钱捐给有需要的人。当有人夸赞他时,他总是谦虚地说:“自己不过是个养马的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指数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